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新闻推送栏目

深圳市南山区道新学校:我校第五次获评“基础教育年度风向标学校Top100”!

信息来源:道新学校 信息提供日期:2024-03-27 【字体: 视力保护色:

(通讯员 深圳道尔顿新华公学 朱靚 叶夏娜)
祝贺我校入选为

蒲公英智库&新校长杂志

“年度风向标学校Top100”

这是我校办学七年来

第五次获此殊荣



与新校长对“未来教育”阐释一样

2023年满载荣誉的道新

看见风向,把握变量

追求可能,攀登高峰!

《新校长》2023年12月推出专题“年度风向标学校Top100”,不仅对每一所学校给出了“推荐理由”“教育挑战”,还在深度研究的基础上,绘制了“价值模型”,便于其创新实践的可视化呈现和传播。
 
这是蒲公英教育智库和新校长传媒连续第六年发布“基础教育年度风向标学校TOP100”,呈现2023年度重建学校生态的前沿样本。

道新学校的入选理由是——

通过“学习契约”等脚手架,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全过程闭环,将学习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道新学校为什么会以“教学方式”的优势被推选为“年度风向标学校Top100”?

2023年3月的《新校长》杂志,以28页的全幅深度报道,向读者展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道新生态。


 
当期杂志封面,是《新校长》杂志为我校张莉校长所作的肖像画,封面主题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转型”。
 
《新校长》杂志提到: 学校,是让孩子走上社会之前先“活”一遍的地方,提前“活”一遍,知道社会是怎么回事,他们才能真正的“放飞”,自然生长。

 
这与道尔顿教育创始人海伦·帕克赫斯特女士在《道尔顿教育计划中》提出教育理念不谋而合。

海伦女士说:让我们把学校看作一个社会实验室,在这里,学生自己就是实验者,而不是一个复杂的定制系统的牺牲品,让我们把学校看作这样一个地方,在这里,正如人生一样,充满了社会环境的各种条件与影响。
 
面对不断的发展的时代、社会与生活,要让孩子具备应对变化的能力,在教育实践方面,打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生态,已逐步成为国内外学校的共识。

 
 
深圳市道新学校创校七年,通过“学习契约”、家族管理、多元评价等重要抓手,道新的教育生态也越来越清晰:
 
? 有效的学习方式。课堂上,看不到导学案、任务单,而是一份份“学习契约”,可供学生自由选择学习目标、学习进度,甚至学习伙伴。

? 自律的行为规范。育人时,没有校纪校规,而是师生共同遵守各种公约,共建良好的集体生活。

?社会情感能力培养。以“家庭”和家族形式运作的学生管理,锻炼了学生的正常社交技能。

?关注成长的评价反馈。学校评价没有成绩单,而是通过一份份道尔顿银行流水单、成长报告手册,诊断、调节、激励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新校长》通过《好的教育,要给学生先“活”一遍土壤》一文来讲述道新学校如何将学校打造成为一个大的“社会实验室”,为学生提供自然成长的土壤。
 
在此将原文与大家分享,帮助读者朋友进一步深入了解道新学校与道尔顿教育。

 
 
李希贵校长曾这样形容,“学校是学生走上社会之前的社会。”
 
为什么要让学生在走上社会之前,在学校里先活一遍?因为学校可以安全地给学生划出边界,在边界里什么都可以有:成功、失败、挫折、迷茫。所有未来在真实社会里一个人可能遇到的情况,几乎都可以让学生在学校里先体验一遍。提前“活”一遍,知道社会是怎么回事,学生才能真正“放飞”,自然生长。


 
换句话说,好的教育,是当学生走进社会时,他在校园里学习生活的全部体验所建构的认知模式,能够让他如常应对所面临的挑战。
 
为了落实这一点,道新已经采取课堂学习、学生管理、评价等环节中进行社会化前置的方式,尝试为学生提供社会生活体验。与此同时,张莉校长从管理机制、空间、课程等方面着力,将学校打造成一个大的“社会实验室”,提供让学生自然成长的土壤。

 
 
作为一所创新学校,要保证大量创新能够不断涌现,必须跳出传统管理模式。接任道新校长职务后的暑假,张莉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和团队反复讨论:如何从机制上激发所有人的创新思考,在国内缺乏道尔顿办学先例的难题中,解决让理念落地的难题。
 
明里,她快速重建组织架构,让基层管理者成为学校事实上的管理层和决策层。暗里,她在管理实践中潜移默化影响着大家。两个关键动作,也为道新的持续发展开启新局面。


 
从单一主体,到多元治理主体

学校作为教师共生共荣的学习大社区,除了学校章程这类基本规章制度是由学校层面制定,其他层级的规章制度均由各层级的人自己制定。于是,拥有管理权的主体不再是校委会或单独某个人,而是多元的。涉及哪方面工作,相关人员既是参与决策的人,又是执行人。

更关键的是,各类公约和“学习契约”一脉相承。老师们在自己的工作中不打折扣地体验过、实践过契约精神,就会明白如何真正培养学生的契约精神。

 
从垂直管理,到协同路径

组织结构调整后,学校紧接着将课程建设中心、教学管理中心、学生成长中心的组长下沉到各自负责的年级。三位组长(初中部由主任负责)的职责之一,是协助年级组完成相应工作。年级组有任何遇到任何问题和困难,都可以找到他们调动资源解决。“让听得到炮声的人做决策”,使一线教师的困难在最短时间内得到解决。


 
从任务下达,到项目式管理

组织结构变革,催动了项目式管理需求。具体到教研、育人层面,学校大大小小的活动或任务,是由一个个项目团队来推动。一旦项目方案经过讨论开始实施,学校所有资源都会归项目负责人分配和调遣,学校中层、高层甚至校长都是项目的“工具人”。

通过三条路径,道新从原有较传统的管理模式成功过渡到治理模式,从顶层设计上为打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生态打下基础。


 
建校起,道新就以学科为单元设立教室,在教室门牌上,看不出几年级几班,而是以学科和教师名字命名的资源教室。每间教室都是与本学科相关联的学习资源,每间教室都是一个小小的博物馆,里面有与学科相关联的工具书、图书,还有相关的教学道具、学生契约书、契约进度表、各种荣誉榜单、师生们参加各类活动留下的照片等,将为学生随时随地获取学习资源提供空间与资源性支持。

 
课程方面,在执行国家的课程体系基础上,道新围绕“培养融入世界、创造未来的卓越公民”的培养目标,创建了由国家基础课程(Chinese National Basic Curriculum)、国际理解课程(International Culture Curriculum)和领袖素质课程(Leadership Curriculum)三个板块构成的CIL融合型课程体系。
 
学校将国家基础课程依据学科属性分类整合成五个领域——品德与健康、语言与阅读、数学与科技、历史与社会、艺术与审美,每个领域融入具有本校特色的国际理解课程版块和领袖素质校本课程版块,结合学生核心素养,融合性设置与实施教学。


 
比如,学校开设的STEM创新实验课,一定是贴近生活,强化学科融合,以PBL项目式学习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去探索、发现和应用;人文与科技行走类的课程,体现研究和探索的特点,体现中国的历史文化与自然特征,让中国的孩子走到全球也能够讲中国的故事,以祖国的强大发展为自豪;科技创新类课程,充分挖掘周边资源,让学生走进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实验室,让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CIL融合型课程体系下,学校通过个性化学习与契约式课堂,将学生培养为兼具中国传统文化素养和国际视野,融入世界、创造未来的卓越公民。

 
 
2022年9月,由道新老师耗时两年多共同研发的《道尔顿教师执行手册》(1.0版)刊印,其中包含道尔顿制本土化实践探索路径、四大特质培养准则与行动指南,以及课程、教学、育人等内容,都来自老师们的教育教学总结提炼。这不仅是第一本道尔顿制在内地学校真实落地的执行手册,也标志着道新教育理念的基本落地。
 
2023年5月,《国际道尔顿教师工作手册》在学校建校七周年论坛正式发布,11月,手册作为办学成果产品亮相“第十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被组委会评为“2023最受欢迎学校自主创新产品”!我校课程发展中心主任陆晶作为获奖团队代表受邀参加“闪电讲”!

 
 
不过,让学习者成为学习的主人,还有一段较长的路。张莉坦言,学校改变、教师改变还不够,要让每一堂课都彻底改变,依然面对诸多挑战:生态优化、课程迭代、教学方式改进、评价升级……但是,只要沿着正确的方向努力前行,终能抵达理想的教育,“在海里坚持游下去,一直游到海水变蓝”。